焦作(溫縣)第四屆小麥種子產業博覽會暨第三屆溫縣古賢碾饌文化節開幕式活動現場
又是一年豐收時,萬頃麥浪喜迎賓。5月16日上午,焦作(溫縣)第四屆小麥種子產業博覽會暨第三屆溫縣古賢碾饌文化節在溫縣小麥博物館開幕。來自農業農村部、中國農科院、河南省農業農村廳、河南農業大學、河南省農科院、國家小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河南科技學院等單位和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知名專家、教授受邀出席此次開幕式。
焦作(溫縣)第四屆小麥種子產業博覽會暨第三屆溫縣古賢碾饌文化節開幕式活動現場
與會領導共同按下啟動儀
合作共建制種強縣簽約儀式現場
中國農業大學農學院副院長倪中福,省農業農村廳二級巡視員劉冰宏,焦作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武磊、市政府副秘書長岳益民、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王國建,縣領導李培華、李備戰、胡義勝、閆全心等出席開幕式。
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研究員賈繼增致辭
河南農業大學副校長林同保致辭
河南農業大學教授、農業農村部小麥專家指導組顧問郭天財致辭
河南省農業農村廳二級巡視員劉冰宏致辭
此次活動以“打造種業強縣、做強特色產業,以農業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獻禮黨的百年華誕”為宗旨,通過邀請國家和省內種業專家與學者切磋交流,解讀中央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方針政策,搭建院所、產業、技術和人才融合平臺,向全國推介和展示焦作、溫縣,推動溫縣農業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武磊宣布活動開幕
岳益民主持活動
李培華致辭
縣委副書記、縣長李培華在開幕式上說,農為國本,種鑄基石。溫縣是全國知名的糧食高產縣、聞名遐邇的優質小麥種子基地,素有“中國小麥看河南,河南小麥看溫縣”的美譽,小麥單產始終保持全國領先水平。特別是育種科研優勢突出,全縣累計培育小麥品種28個,小麥種子基地常年穩定在30萬畝以上,年外銷小麥種子超1.5億公斤,累計推廣面積覆蓋8個省區、超4億畝,創造經濟效益達300億元以上。近年來,溫縣加快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打造了古賢碾饌、牛洼草莓等一批溫縣農耕品牌。尤其是古賢碾饌文化節的舉辦,不僅叫響了數百年傳承的傳統美食,也帶出了溫縣全域旅游的農業“網紅打卡點”,開啟了將碾饌美食做成富民產業的新篇章。溫縣全力打造黃淮麥區種業“硅谷”,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貢獻溫縣力量,為實現鄉村振興探索溫縣模式。
溫縣小麥品種展示田
溫縣地處豫北平原西部,南濱黃河,北依太行,總面積481.3平方千米,總人口46.8萬,是太極拳發源地、四大懷藥原產地。溫縣農業生產條件優越,先后榮獲全國小麥種子基地先進縣、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國家區域性良種繁育基地、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等榮譽。
糧安天下,種鑄基石。近年來,作為小麥之都的溫縣,堅持以鄉村振興戰略為統領,堅決扛穩糧食安全重任,積極開展小麥良種繁育基地規劃和建設,做強溫麥良種品牌,并通過大力實施制種強縣戰略,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貢獻了溫縣力量。
溫縣小麥品種展示田
為壯大種子產業,叫響溫麥良種品牌,近年來,溫縣構建小麥種子“育繁推”一體化產業體系,持續提升區域糧食產能;連續成功舉辦四屆小麥種子產業博覽會,研討小麥種子產業高質量發展路徑,持續擴大品牌影響力;支持農業龍頭企業、合作社參加全國農產品交易會、洽談會,“溫縣農耕”區域大品牌影響力進一步增強。目前,縣內種業公司40家,小麥種子基地常年穩定在30萬畝,年外銷小麥種子超1.5億公斤,累計推廣面積達4億畝,覆蓋8個省區,累計創造經濟效益超300億元。特別是通過實施制種大縣項目,全縣種子基地穩產保供能力、企業加工能力、制種環境、種子質量合格率、社會化服務能力明顯提升,聯農帶農作用顯著提高,畝均增收100多元,全縣農民年增收4000余萬元。溫麥良種呈現出“科研優勢突出、育繁能力穩定、品牌效應強勁、品牌效應強勁、聯農帶農機制健全”等諸多亮點。
目前,溫縣正重點抓好“四中心三體系”建設任務,采取政府+龍頭企業+地方企業的合作機制,通過將較大比例獎勵資金支持中化農業在溫縣發展種子產業的方式,合作共建制種大縣。
在邁進制種強縣的同時,近年來,溫縣在做強產業興鄉村,文化賦能謀發展方面做了諸多有益的嘗試。一方面加強四大懷藥等傳統農耕文化挖掘,一方面講好地標歷史故事,叫響了“溫縣農耕”品牌,涌現了“古賢碾饌”等一批區域特色農產品品牌。
與會領導在碾饌制作現場與網紅一起互動
據《溫縣縣志》記載,古賢村是“孔門十賢”之一的卜子夏出生地,古賢人加工碾饌的工藝,可追溯到清代初期,并以其悠久的歷史、精湛的傳統制作工藝和上乘的品質而聞名。為做亮碾饌文化,祥云鎮將文化與產業融合,通過加大扶持和強化服務,大力實施農業品牌戰略,豐富特色產品、講好品牌故事、搭建銷售平臺、盤活鄉村資源,努力推動區域特色農產品質量進一步提升,全力打造區域特色品牌和高附加值產品。在縣、鎮支持下,古賢村依托自身位于國家農業產業園核心基地的區域優勢,將品質道地的溫縣小麥加工成碾饌,逐步做成了特色產業。2021年,古賢村將用1000畝青麥用于碾饌的生產制作,每畝產青麥約1500斤,可生產碾饌約800斤到1000斤,每畝增收6000元到8000元,“綠碾饌”已成為古賢村富民產業,叫響了古賢村“碾饌文化”“子夏文化”兩張靚麗的名片。
制作碾饌
碾饌文化僅是祥云文化的亮點之一。近年來,該鎮聚焦“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五個主攻方向,深挖全域文化、產業、生態等各類資源制定了近遠期規劃,創新思路打造特色鄉村,相繼挖掘了子夏文化、岳飛文化,連續舉辦了兩屆碾饌文化節,推出了創意風箏節,打造了紅色記憶大尚知青園,不僅為全域旅游增添了諸多亮點,也實現了鄉村五個振興齊頭并進。
溫縣小麥品種展示田
開幕式上,溫縣與中國種子集團簽訂合作建設制種大縣協議。開幕式結束后,受邀來賓在溫縣良種基地,共議制種大縣發展戰略,共謀農業高質量發展路徑,隨后,共同品嘗碾饌美食,熱議子夏文化、碾饌文化,力促特色農業發展。